

廣州工廠設備回收,廠房拆除,酒店設備回收,辦公室拆除,辦公設備回收,舊機械設備回收,商場超市設備回收
廣州工廠設備回收,廠房拆除,酒店設備回收,辦公室拆除,辦公設備回收,舊機械設備回收,商場超市設備回收
發布時間:2024-04-14 20:10
短劇今朝制造“頂流”。
今年來,隨著小程序短劇爆紅,一批“豎屏”演員也一步步被觀眾熟知,兌現名利雙收。
比如熱門熒幕情侶徐藝真和孫樾,曾合伙出演過多部爆款短劇,從《哎呀!皇后娘娘來打工》到《閃婚后傅先生的馬甲藏不住了》,二人上演的各類豪門愛情故事不僅成為爆款,更是吸引了無數“CP粉”。
圖源微博“怨影影視追劇”
小程序短劇每集需付費幾毛錢到兩三塊,一部小程序短劇80到100集,用戶看完全集要付費幾十塊到上百塊不等,不少粉絲會追隨喜歡的演員進行付費。
因此,短劇“頂流”演員成為當紅“炸子雞”,其身價也水漲船高。
多位短劇制片人表態,豎屏短劇為年輕演員帶來了成名的大概性和可觀的薪資,業內頭部演員的薪資允許達到日薪萬元以上,普通主演的日薪集合在2000元至5000元。
在名利導演兼廈門大學電影學院院長黃建新曾公開表示,短劇像“地攤文學里寫的最好的內容”,并培養了一批演員,他們在短劇的美學體系里,“演的極度對頭,換一個專業演員不一定對頭”。
近日,新榜編輯部交流了多位短劇導演和制片人,聊了聊短劇導制片方是怎么選拔演員的?短劇演員和傳統影視演員的辨認是什么?正在入局做短劇演員是好時機嗎?
顏值vs演技,
短劇團隊應該選拔演員?
“兩三年前,只要長得好看會說普通話就能演短劇了。”某西安短劇制作企業制片人叁識說。
在2023年前后,短劇行業尚處發展早期,內容質量魚龍混雜,演員門檻也相對較低,顏值是首要的硬性門檻。
當今不同往昔,頭部短劇企業制片人老金表示,今年短劇演員質量明顯提升了,候選人里表演科班出身的應屆生變多,還有在電視劇中演過配角的特約演員也多了。
隨著專門影視從業者從“橫屏”轉型“豎屏”,短劇對演員篩選的標準也越來越高,顏值、演技、適配度和聯合度均成為考量因素。
叁識認為,再好的劇本也需要好的演員和團隊去顯現出來,因此選角對一個短劇項目至關重大,演員的顏值、臺詞功底、演技和狀態,都會用意作品的完整度。
短劇的題材系列眾多,從男頻女頻到古裝玄幻,不同題材的短劇對演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。
一個業內的共識是,男頻往往對女主顏值要求更高,女頻則對男主顏值要求更高。
上遙西柏影業導演小明認為,各個類型的短劇需要滿足其主要受眾的審美,以女主為例,男用戶更愛看“膚白貌美大長腿”,女觀眾更喜歡耐看型、不“茶里茶氣”的女主。
“最理想的狀態鐵定是顏值和演技兼備,但實際上常常面臨演技和顏值二選一的情況,偶像劇對演員的顏值要求大于演技,年代劇或懸疑劇演技是大于顏值的,否則用戶很容易出戲。”老金說。
小明在篩選演員時,最看重的是臺詞功底:“從制作模式角度思考,短劇現場拍攝收聲,節秦和進度很快,臺詞量也特別大,演員沒太多時間揣摩臺詞,需要短期內背熟說順。”
短劇演員選角的過程和傳統影視行業相通,當一部短劇立項后,導演和制片人會根據劇本腦補出演員的大致輪廓,先去接觸業內熟悉且適配度高的演員,同時通過社群公開招募和圈子內部推薦征集簡歷,再進行線下試鏡。
多位短劇制作方透露,短劇的制作周期短,留給選角的時間一般不超過兩周,遇到特制情況則會拖到一兩個月。
“平均每部劇的男女主演見面試上百個人,一天面試四五十個是常有的事。最多一個角色收到過1800份簡歷,這也不一定能保證找到合適的。”老金提到,一些獨特角色的演員很難找,舉例35歲左右的霸總,在顏值和身材上都很難找到合適的男演員。
每部短劇演員的最后敲定,需要混入導演、制片方和投資方等多意見。
抖音vs短劇小程序
一位短劇公司投資人表示:“在選角上我會給導演提出一些要求,團隊經常有意見不一致的時候,需要反復磨合,但我冀望給導演足夠自由的創作空間,最終保持讓導演拍板。”
多位制片人透露,每天情況下,演員的最終決定權在于導演,但也有編劇中心制和制片人中心制的項目,由各自的負責人決定選角,此外,“帶資金組”的情況也屢見不鮮,即平臺方和資本方既定演員。
“頂流”日薪過萬元,
男演員“配不上”女演員
短劇短平快的特點,一樣體刻下演員演技和工作節奏上。
與傳統影視相比,短劇演員的表演方式更為直白。
橫屏影視劇的時長更長,需要演員用有層次的演技映現復雜的情緒,但對于“幾秒一反轉”的短劇而言,演員們需要用“簡單粗暴”的方式表達出情緒,甚至需要“浮夸”的演技留住觀眾的慎重力。
老金認為,正在短劇的演技重大分為兩派,一派要緊面向下沉商場,演技浮夸且“接地氣”,不需要理解門檻;另一派在向主流影視圈靠攏,對演技的要求和電視劇較為相同。
幾位導演和制片人透露,很多項目都是用一兩周拍完上百集,因此演員留給演員吃透角色的時間更短,對演員的體力和耐心也是格外大的磨練。
“主演一天大概要拍20場到50場戲,集中拍攝期幾乎通常只能睡兩三個小時,允許想象一下,一個普通人5天拍100集vlog,這個工作量是很夸張的。”叁識說。
她透露,頭部演員基本都是“空中飛人”,到處跑劇組,還會映現“扎戲”的情況,在同一座城市上午拍A劇組,下午趕場去拍B劇組。
盡管工作節奏快、強度高,但短劇演員的薪資極端可觀。
多位短劇從業者表示,普通群演的日薪日常為幾百元,主演的薪資聚集在一般2000元到5000元,一些“頂流”的日薪曾經超過萬元,最高甚至能達到3萬元。
叁識透露,只要出演過三五部短劇的群演,即便只有幾句臺詞,也會提出“468”的時段報價,即4個小時400塊,6個小時800塊,8個小時1000塊,超時另外計費。以日薪千元為例,在用稅后價格結算薪酬的短劇行業,拍滿20天即可獲得兩萬元的凈收入。
演員的薪酬往往占整個短劇預算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,譬如一部30萬元預算的短劇,會拿出10萬元來招聘演員。
然而現實情況是,即便預算充足,也會面臨招不到合適演員的情況。
老金提到,男演員比女演員要難找,譬如某個角色是35歲左右的霸總,想方設法挑一個顏值、身材和身高都符合條件的簡直比登天還難。
男演員供不應求,女演員則面臨著僧多粥少的境遇。男演員“配不上”女演員早已成為短劇選角的一大困境。在人數上,女演員的候選人往往更多;在質量上,優質的男演員更為稀缺。
叁識說:“漂亮的女演員一抓一大把,各個類型和氣質的都有,但男演員的缺口尤其大,想要找到匹配得上女生的男生十分難,借如顏值不夠,假使身高不行,所以很多劇都有觀眾反映男主明顯配不上女主。”
小紅靠捧,大紅靠“命”
在影視寒冬的背景下,短劇成為演員“逐夢演藝圈”的入口。
叁識提到,短劇的內容質量已經越來越高,優質的短劇不輸于粗制濫造的橫屏劇,這也為演員發揮演技供應了空間。
“一些明星都存在沒劇可拍的情況,更何況普通的演員。短劇雖然繼續處在影視行業鄙視鏈的底端,但很多表演科班出身的應屆生,找不到工作,也一步步脫下了‘孔乙己的長衫’,開始拍短劇。”
多位制片人表態,眼前業內受過表演專門訓練的演員占到一半左右,很多人抱著“想紅”的心態出演短劇,他們想以從豎屏為跳板進軍橫屏電視劇。
畢竟,已經有演員成功從小程序短劇走向電視劇。
比如,上文提到的短劇頭部演員徐藝真和孫樾均畢業于浙江傳媒學院,早已在近期熱播影視劇中有過露臉。
徐藝真在上星電視劇《驕陽伴我》中扮演女主的助理林琳;孫樾在《以愛為營》客串了男配顧子年,二人演技得到粉絲們的認可與討論。
圖源微博
“小紅靠捧,大紅靠命”的演藝圈名言,一樣適用于短劇領域,短劇演員是否能火,慶幸占很大的因素。
演員和劇的命運緊緊綁定在一起,一部短劇在正式上線之前,效果和口碑往往難以預料。因此,有爆款作品傍身的演員,成為制片方和投資人眼中的“安全牌”。
叁識透露,甚至有演員會營銷自身的“紅運”體質,營造出能“擔劇”的人設,以此獲得更多的機會。
在老金看來,這個行業不缺勤奮和努力的人,很多人無縫進組拍過很多部劇,但就是不紅,關鍵照舊在于劇能無法成為爆款。
“演員靠堆量很難火起來,拍100部平庸的劇也不如一部爆款,至于哪些劇能成為爆款,題材、受眾和時機都很要緊,本質上都是一場豪賭。”
(投訴)